互联网金融

疯狂吸金的互联网互助平台的野蛮生长之路

275ea05e1f1d3ca6f2d255ed09c6f3e5.jpg

   科技先生讯 11月7日消息,新业态的爆发式增长,往往都伴随着风险膨胀外溢和潜在违规。2016年4月,保监会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其中,互联网企业未取得业务资质以互助名义变相开展保险业务是本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工作之一。

  “网络互助平台”,是最早源自国外的“相互保险”的变体,是当前监管环境下的一个阶段性产物。国内持牌的“相互保险”目前只有三家。“网络互助平台”的合法身份还没有得到明确认可。
  野蛮生长的互联网互助平台
  “网络互助平台”是“相互保险”的变体,后者发展历史悠久,起源早于股份制保险。
  简单地说,“相互保险”就是一群有着共同要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人自愿组织起来,定义好风险补偿的规则,预交风险补偿分摊资金,从而保障每一个参与者的风险损失。与平安保险等商业保险公司相比,“相互保险”组织没有外部股东,由全体投保人共同所有,不存在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6681c0ea8208b68af8dd9a47c1fa9f33.jpg
  早在“相互保险”牌照一牌未发的多年前,国内已有先行者探索“网络互助平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抗癌公社,公开资料显示,其于2011年上线。
  “相互保险”监管法规出台前,看到风口的创业者害怕失去发展良机,以“网络互助平台”名义和模式开始探索,“相互保险”牌照颁发后,让行业更加意识到了“网络互助平台”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此后的2015年下半年,尤其是2016年以来,在“网络互助平台”行业,明星高管跨界杀入,资本追逐,新平台雨后春笋般冒出,用户量激增。
b8f56ce34203a95816e78fa05bb4bf23.jpg
  2016年5月至7月,美团沈鹏、阿里高竞、海豚浏览器杨永智先后杀入,还将一批巨头资本带入场“背书”。“网络互助平台”行业受到资本追逐。
  据科技先生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7日,至少有两家2016年成立的“网络互助平台”宣称拥有超过300万用户,其中一家2016年7月份才上线。
  对于“网络互助平台”的数量,目前尚无权威数据出炉,有调研机构年初曾预测今年底将突破100家,有“网络互助平台”创业者7月份曾预测今年底平台数将达300家。
  有些“网络互助平台”并没有在PC端上线官网,仅在微信上有公众号,并且通过微信群进行用户维持和营销,或者是先在微信上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上线PC版官网进行宣传。这种“半地下运营”的情况下,让全面地统计平台总数十分不容易。平台数量猛增之余,整体用户人数也在经历激增。
  互助平台的规范与监督问题
  11月3日,保监会对外公布,已对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约谈并通报监管意见。经监测,目前有的网络互助平台已经开始整改,但仍有部分平台还存在误导宣传、向社会公众承诺责任保障等突出问题。
51b971a5268218dfb11ef60fd6b28706.jpg
  此后在发布在水滴互助官网的一篇文章中,创始人沈鹏谈及被约谈时称,今年9月和保监会沟通之后,对水滴互助文案和条款进行了优化,已经通过页面注明等方式,向用户说明了互助保障不是保险,要会员明白互助保障的本质是公益行为,互助保障是定位为公益性质的互帮互助组织,会员们对互助计划内符合条件的重大疾病患者的捐助是单向的赠予行为,并不承诺足额赔付。
  除了合规问题,“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还存在另一个挑战——平台方还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根据大多数平台公示资料,现有运营模式中,没有向用户收取手续费,而平台方也不能像商业保险那样把保金拿走去投资产生收益,“多少年内不打算盈利”甚至也成了一些平台宣传自己的标语。
  “未来的盈利是通过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来实现。这样的盈利点需要深度挖掘细分用户的需求,用户需要什么,平台提供什么……”某“网络互助平台”创始人10月份曾向媒体这样说道。
  目前网络互助平台存在严重误导消费者,承诺赔付难以兑现;风控措施不完善,容易诱发金融风险两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防范化解风险,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保监会将按照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于近期对部分整改不到位的网络互助平台开展现场检查。
  “网络互助平台并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及相应风险控制能力,其资金风险、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难以管控。特别是目前部分网络互助平台通过各种商业营销手段,迅速积累大量会员,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外溢风险不容忽视”。盈利是资本追逐的最终目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考验资本方耐心的时期。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